追忆革命故地,永久不朽丰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是1958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投资兴建,1959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竣工开放的全国十大献礼工程之一。
展馆介绍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扩改重建后在陈展方式上采用了大框架,立体版面,展示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文物800余件,照片2000多张。全部展厅共分为“序厅”,“黄洋界保卫战”,“红军洞”,“挑粮上山”,“八角楼的灯光”等场景。对外开放的基本陈列是五大部分加一个序厅。
第一部分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点燃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但是,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初显光明的中国重新坠入黑暗。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武装反抗的旗帜,开始独立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二部分
1927年9月至1928年2月,在秋收起义部队遭受严重挫折的紧要关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在全党率先开始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性转移,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第三部分
井冈山会师,形成“朱毛红军”主力,粉碎了敌军第一、二次“会剿”。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建设人民军队,建设共产党组织,建设红色政权,粉碎敌人经济封锁,进行“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军民的伟大实践为开辟中国革命胜利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部分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与红四军会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红五军和井冈山人民坚持边界斗争。毛泽东、朱德创建了赣南、闽西根据地,开创了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道路理论开始在更大范围范围实践。
第五部分
井冈山的斗争,“奠定了中国人民大革命胜利的基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各根据地的联系不断加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从革命的摇篮到共和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燃遍中国,最终夺取了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胜利的起点
在展馆的后山广场,伫立着一尊精美的浮雕——“胜利的起点”。
雕塑“胜利的起点”的中心为毛泽东和朱德圆雕,两翼为革命队伍的胜利会师。雕塑长度为19.27米,寓意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高度为8米,寓意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